“科研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”
“大院士”走进小学为“小院士”颁奖
“地球上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少,未来该怎么办呢?”9月26日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原院长、拉小校友谢心澄再次踏上百步坡,为11位“百步小院士”颁奖。今年是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建校60周年,拉小首设“百步小院士·心澄奖”,以此鼓励学生传承崇尚真知、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。
据了解,谢心澄教授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理论研究,致力于促进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深度融合,对新型量子现象的发现及理解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,曾获“国家特聘专家”称号、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荣誉。
“‘心澄奖’以谢心澄院士的名字命名,是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心中有榜样,追求科学精神,不断努力向上。”据拉小党总支书记严谨介绍,“百步小院士·心澄奖”的评选分为初选和复选两个环节。通过提交个人申请、评委审核、个人展示、现场答辩等流程,从3000多位学生中评选出了11位首届“小院士”。
“不系安全带,汽车会发出警报,那为什么不戴头盔电动车却不会发出警报呢?”拉小五(1)班的“小院士”司马箴言由人生第一张“小罚单”引发思考,受汽车安全带警报的启发,他查阅资料,通过设计方案、电路组装、乐高搭建等流程,最终完成了“电动车头盔佩戴智能提醒系统”的成品制作。六(4)班的“小院士”潘姿睿和吴昱澄由汽车尾气联想到“地球上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少,未来该怎么办呢”,在“天宫课堂”第四课的启发下,他们大胆设想——能不能把月球上的氦3能源运送到地球上来?一辆小车,一个雷达,一架火箭,组成了“月宫杵氦”装置。
“我的小学生活过得非常愉快,我比较喜欢体育,运动的习惯也一直保持到现在。”50年前,谢心澄也是拉小校园里的一名小学生。现场,谢院士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“院士课堂”。他回忆道:“那时候的拉小,建造在五台山的菜园地里,几根歪歪斜斜的竹篱笆做围墙,一座小平房作教室,虽然简陋,却承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。今天重回拉小,校园样貌已经焕然一新,学习氛围很好。”
谈及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乐趣,谢院士说:“你们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,从事科学研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同时,科研对人类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,不仅能拓展人类认知世界的边界,对技术的提高也非常重要。科学研究算是一个蛮沉重的脑力劳动,所以一定要有足够的兴趣才能坚持下来。科学研究的过程有点像侦探破案,需要你去破解各式各样的科学难题,过程富有挑战性,大脑处于高度兴奋和激动的状态。总之,于我而言,科学研究是一件非常浪漫、非常快乐的事。”
本报记者 葛灵丹
原载:《新华日报》2023年9月27日,版次:17